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一行二十多人访问京都万福寺.......
2025年3月1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殊胜之日,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一行二十多人访问京都万福寺,并带去了禅茶演示节目。

《庭前柏子》禅茶演示
在日中茶文化交流协会、黄檗文化促进会的大力支持下,一台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创编的《庭前柏子》禅茶演示在万福寺西方丈室正式亮相。黄檗山万福寺管长(方丈)近藤博多,日本黄檗宗宗务总长荒木将旭,日中茶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于昊男,黄檗文化促进会会长林文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舒曼、北京艺术创作中心国茶研究会会长葛玉冰等中日僧俗嘉宾出席。
《庭前柏子》是根据唐代河北赵州禅师“庭前柏树子”一段公案内涵创作,意在告诫学人扫除心尘,抛开杂念,关注当下,这是一台以“当下即是”的禅理进行一场心路体验。一句“庭前柏树子”禅林法语,与赵州“吃茶去”禅机同理,这是赵州禅师从自性中流露出的直观智慧,通过“柏子”等法身,让人们把“本分事做人”落实于行住坐卧之中,处处“不离世间觉”。而四位演示者孙丽丽、杨亚琴、李慧娟、戴烨都是茶文化爱好者,分别来自于石家庄上叶堂茶空间、石家庄砚羽堂茶空间、邢台青茗茶庄、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她们以一碗“赵州茶”担当起茅塞顿开的禅喜,以自然本真植于内心,那份随意,那份自在,那份逍遥,的确是生命本真的流露。
清灯古寺的茶席间,禅意无尽。茶清如露,柏洁如佛。禅茶一味,共品香茗。彷佛将观众带入“庭前独看柏子,为得禅悦;殿后焚香听茶,时拂清风”禅意境界。禅是茶的升华,茶是赵州的禅心。一如《庭前柏子》演示所表达的禅意一样。此时,柏子与茶,禅与赵州茶的共同诉求是在人的方寸世界寻求顿悟。或是通过一杯茶,自我修行,自我协调,演示生命中的安心法门。

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团长舒曼向黄檗山万福寺管长(方丈)近藤博多大和尚赠送中国茶叶。
这场源自赵州典故的禅茶演示,得到了近藤博多大和尚生动诠释:赵州一语,庭前柏子,寓意深远,可谓直指本心。近藤博多大和尚表示,他非常喜欢这台节目,泡茶者专注于茶中,令人肃然起敬。同时近藤博多大和尚勉励在座的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一行,大家共同谱写中日友好新篇章。藤博多大和尚开示后,高兴地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日中茶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于昊男在表示,明末清初,中国隐元禅师在这里创立了万福寺,开启了日本煎茶道的大门。此外,隐元禅师在这里写过诸多赵州“吃茶去”的诗偈。赵州《庭前柏子》禅茶演示非常耐看,也非常让人寻味,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精彩的禅茶演示。
禅茶演示结束后,日本黄檗宗宗务总长荒木将旭法师亲切地与禅茶演示队成员交流和互动,并询问《庭前柏子》禅茶演示的创作背景,亲自与演示队员一起体验茶碾的操作过程。
在万福寺西方丈室的正中央悬挂着赵州禅师“吃茶去”三字禅书法匾额, “吃茶去”这三个字也是日本茶室里最为常见的挂轴。在《庭前柏子》演示前,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团长舒曼向中日代表介绍了此次出访日本问茶之目的。
中国高僧隐元隆琦东渡弘法,既弘扬临济禅法,又推广赵州“吃茶去”禅理,更扬中国明代烹茶法——“瀹饮法”,使日本“煎茶道”遂渐兴起。隐元在这里开创黄檗山万福寺,对中日文化之交流和近世佛教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由此隐元也被日本人民誉为“民族文化大恩人”。隐元禅师既是日本黄檗宗始祖,亦为日本煎茶道“开山之人”。
隐元在日本弘法时常说:“唯植赵州真种子,以成黄檗旧家声”。隐元始终以“赵州为莫逆,宇治当邻家”为志向,但凡“有人借问西来意”,他惟以“独饮赵州一夜茶”作答。
由中国带来的《庭前柏子》禅茶演示节目,选择了隐元在日本开宗(黄檗宗)之地,可谓契理契机。禅茶演示现场,代表团团长舒曼先生向黄檗山万福寺管长(方丈)近藤博多大和尚赠送了中国茶叶,大和尚向舒曼团长回礼亲笔题写的“茶熟白云深”墨迹。宾主双方互赠礼物,传递着彼此对中日茶文化交流的美好祝愿。
此次《庭前柏子》禅茶演示,以茶为媒介,亦隐喻着隐元禅师“为吃一碗赵州茶,莫怪无言”之道,为中日禅茶文化交流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力促进了两国在茶文化领域的深度交融与相互了解。 (人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