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各地小吃是我大中国一大特色。爱茶之人也爱吃!早年来西安就被西安的小吃着迷,这次来西安为茶而来,吃自然更不在话下,于是乎,必须的,哪怕走街串巷也要探路尝鲜过把瘾。
西安凉皮一大特色,来到西安不得不吃一次地道的凉皮。但是,才到西安看到凉皮中红红火火的辣椒油颜色甚是有点胆怯,自选麻酱口味的,先小试舌尖!没想到,这里的凉皮就是比家门口的地道,劲道鲜香,满口的麻酱竟然不糊嘴,牢牢地裹在凉皮上,爽爽的让凉皮穿上了最合适的香衣,瞬间,就跑到我的肠胃里去了。后来,渐渐的敢于尝试有辣椒油红红的看着吓人的凉皮,哎!并不是很辣,还能适应。而且发现,他们凉皮中的鲜红辣椒油却不是很辣,非常香。后来经打听其中奥秘,人家的辣椒原来是当地的秦椒。按说,秦椒相对较辣,秦椒是是辣椒中的佳品,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称,它具有颜色鲜红、辣味浓郁、体形纤长、肉厚油大、表面皱纹均匀等特点,椒果中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它是陕西省的一项大众出口商品,畅销国际市场。看来,什么也得当地的小吃当地的料才好吃。吃完凉皮喝上一口免费的面汤,原汤化原食的老话让我的肠胃好好舒服。看看面汤碗,不觉得好奇,怎么破碗还上台面?再一看,更新生好奇,这家所有的面汤碗没有一个是好的,个个都有缺口或磕碰的挂着沧桑的伤疤。于是,我想,这或许就是告诉你,一到西安你就能感到西安历史的厚重吧?
西安的凉皮品种多,面更是五花八门,名字奇特,那臊子面,油泼辣子面……还有汉字没法写的biangbiang 面。据说,这种面是因为甩面条的声音BiangBiang响,由此取名。这面条又宽又滑,而且极为劲道,里面的牛肉也特别好吃,油泼辣子是这道菜的点睛之笔!不论是西安的还是游客,甚至是老外都特别喜欢这道biangbiang面。当然,眼前我吃的这碗面还真没有记住叫什么名字的面,反正,好吃就拍个照留个念想吧!
毛笔酥是朋友领着我们吃才遇到的新鲜玩意儿!西安不愧为十三朝古都,发明这毛笔酥的人应该是动了脑筋,不但好看,好吃还颇有点儿文化意思,就连器皿到整个布局都充满了艺术情调。观赏性和口感还都值得一品,文化创意和内涵真值得借鉴!看来一个城市的旅游是全方位的提升,点点滴滴都诠释文化艺术的气息和品味。
西安有道名菜叫葫芦鸡,黄澄澄的外酥里嫩,很软的软到脱骨,用纸包着盛在葫芦里,蘸着辣椒面混合的椒盐吃,或绿色芥末酱吃。其实,不蘸任何东西都好吃,整个鸡里外已经很入味,香酥可口,软软的吃起来有点儿舍不得下嘴。我西安的朋友也是个文化人,她很会点菜,而且又细心周到。我发现她精心安排的小吃中还有一个精致小巧的瓶子上写着‘’一肚子墨水‘’,如果朋友不催促让我们赶快喝,还真不敢下手动它。原来喝起来才知道有点儿像甜甜的红糖水。我感叹着:文化西安,西安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