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今年的“十一”下了几天连绵雨后就真的一下让人感觉冷飕飕的。一开天,正赶上该上茶课讲乌龙茶“铁观音”的时候了。
因为天突然变冷,我们就先品了一壶十年头的碳焙老铁。因为是新学员,品茶还不太到位,还没有调动起敏感的嗅觉。又因为我是一边讲课一边品这款老茶,尽管它老道醇厚口颊留香,我们大家还是没有注重在品上,只是用它来暖暖胃暖暖身子而已。看来,多么好的茶有环境还得有心境茶的精华和灵魂才能活灵活现的大放异彩。否则,再好的茶也只是解渴罢了。
茶课理论课讲完该进入到品尝和实操环节,我拿出两款清香型“铁观音”茶来,一款是别人给的日常市场上流行的,也就是人们常喝的,另一款是我们储藏的也有年头正宗的纯手工老“铁观音”对比着开始品鉴。
首先由老师我掌壶执泡。并且,我们这场课采取老带新的手法。即老学员和新学员一起上课的方法。第一泡闻干茶香,我说不要打开盖碗盖子,按照我们教的品茶方式闻香。结果发现,老学员在闻到正宗“老铁”的时候说:“老师,我又闻到原来品铁观音的美味了!”我看着她有些兴奋喜形于色的样子笑笑说:“看!又有些激动了。”新学员此时拿到的却是市场流行的那款,她也立刻兴奋地说:“老师,我也闻到了,正是我喝过的喜欢的铁观音。”而闻老茶时却没有说话。我对她说:“不用着急。”的确,闻干茶老茶的香气却稍逊一筹,它似乎有点儿默不作声的感觉。闻湿茶香的时候,老茶开始发力,但仍然故作镇定。茶汤出来了,老茶仍然不温不火的沉住气,它明显不如人家漂亮清透靓丽。所以,我说,老茶要清洗两边,唤醒它岁月的沉睡。杯底香也不明显,口感不爽朗清透。第二泡开始了,老茶开始苏醒,味道像憋住了劲头香气开始发力,老学员开始愉悦躁动。“香气足!有底气的那种。”新学员看了老学员,也看了看我,可能有些懵圈。我又说:“不要着急,品茶要耐住性子。”第三泡,老茶更加精神起来,开始满口留香了,调整呼吸,鼻孔溢出香气,让每个在场的都有感受到了,新学员此时也开始喜形于色,“老师这一泡我感觉香气啦!”。于是,我开始让学员们来泡。没有想到是,老学员拿的那款老茶却一下子发生了特别大的反应!只见新学员喝了一口说:“怎么这么又苦又涩啊!”我品尝了一口,的确,这一泡又苦又涩,香气全无,而且还难以下咽。老茶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我尝了尝新学员沏泡的那款流行茶,汤水稀稀的,色香味都明显寡淡。见状,我说:“来!把你们手中的盖碗拿过来,我再泡下,你们尝尝。”接着,我拿过他们的盖碗泡开始分别沏泡第四泡。结果怎么样?令她们非常吃惊!只见新学员品尝一口老茶后立马眉飞色舞地大声叫喊到:“这次我喝出来,怎么这么神奇,经老师的手一泡味道怎么这么又香又甜呢?”老学员也说:“是,我刚才怎么泡的那么又苦又涩呢?”原来,我发现她们刚才沏泡的方法都存在问题。于是,我告诉她们,手法自然有诀窍,但是,沏泡茶的人心境也很重要。茶是有灵魂和感知的,我们在泡茶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一定要专心专情,一心一意。就像佛家的偈语里:“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一样,不要分心,要专心致志。你们好好揣摩老师的话是不是正确,然后,对照你们刚才沏泡时自己的心境回想一下。新学员说:“老师,我刚才沏泡茶时什么都没有想,就是泡茶。”老学员说:“我刚才沏泡时就是心想的事太多,心比较杂乱。”我说:“这就对了,这就是没有泡好茶的原因。没想法,茶对你也没有反应。你躁动,茶就躁动。”我又耐心她们讲了相关知识点。新学员说:“我今天可是记忆特别深刻,老师就是老师,跟我们泡出茶就是不同。”老学员也紧跟着说:“老师每次泡出的茶都特别好喝,所以,我们还得必须像老师一样沉下心来慢慢修,终身学习才是。”我一边让她们继续泡茶一边讲。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修行,修自己的心,修自己的身。不知道哪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确,我有同感。我的人生经历告诉我,战胜困难就得先战胜自己。大部分人喝茶是为了解渴,或许是为了身体健康。然而,如果从喝茶上升到品茶阶段就是一个飞跃。这就开始上升到精神层次方面了。我认为,品茶是一个自我修行和自我疗愈的过程,还是一个自我反省和自我觉醒的过程。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把人类划分为两类人:有思想的人和没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人善于思考,独立思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灵魂。我们通过品茶让自己安静下来,进入宁静时刻,宁静便于思考。古人也说,宁静致远。品茶是在品自己,也可以品别人,还可以品人生。不同的茶来自不同的地域,带着不同地域的差别。即外在形式上表现为不同的口感、香气等,内在深究还带有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继而,你还可以通过茶联想到它的地理人文、美食、风俗、历史……。一款茶包含的太多太多,通过品茶习茶身体和精神越来越健康,同时还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情趣,学习范围和视野。总之,是一个使自己修养素质不断提升和完善的过程。
我们的品鉴课还在继续,我把市场上流行的那款茶的盖碗拿过来,茶汤也比学员泡的有味道和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于是我把泡茶的盖碗仍然交给她们,让他们在我的讲解下继续泡茶,这次,她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观和提升。然后,我让她们互换盖碗继续泡,大家再品尝。人不同,茶汤在变幻着,像有一种看不见的魔力行走于每个人的手掌中。味道、颜色、香气、口感也行走在每个人的嗅觉和口腔之中,情感之中。五泡之后市场流行茶节节败退,已经没有回天之力。我们只好放弃。而此时那款老茶好像才来了兴致,汤色越来越明亮透彻,黄灿灿的像是一个威武霸气的胜者,越发抖擞精神,香气悠悠上扬,甜润温柔留香。我让她们观察盖碗里的叶底,让她们认知铁观音的叶子与其他叶子有什么不同。然后,继续让这款老铁尽情表演。
记不清是十几泡了,老铁完美留香在人们口腔鼻孔中产生一种意境,让人们恋恋不舍的与它告别,它的香气甜润和品性在人们记忆中留下了一种无形的符号——正宗铁观音是好茶,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