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公告
欢迎光临保定茶道网!热线电话:139033261289  13131270586
保定茶道网
Tea information
推广茶文化和茶品牌,服务茶产业、服务百姓生活
中国茶叶品牌文化门户网站
您所在位置:
茶企名录
  • 花上露茶社

    花上露茶社

    花上露茶社是与保定茶道网同时创建于2009年至今,是一家创店十多年多种经营的文化茶馆。【详细】

    2019-09-18

“莲池十二景”文化随笔12篇 (2)
来源:保定茶道网 | 作者:赵琳 | 发布时间: 1579天前 | 1725 次浏览 | 分享到:
初冬时节,步入古莲花池,迎面而来的假山枝蔓像一架秀美屏风,这便是“莲池十二景”之一,被称作“蓬莱仙境第一山”的春午坡。
莲池秀障春午坡

春午坡南侧,摄于2019年5月
摄影 王德明
       初冬时节,步入古莲花池,迎面而来的假山枝蔓像一架秀美屏风,这便是“莲池十二景”之一,被称作“蓬莱仙境第一山”的春午坡。
        清乾隆十年(1745年),古莲花池辟为行宫。自1749年开始,在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修建下,园林的亭台楼阁焕然一新,乾隆在1781年写诗回忆时曾说:“亭台增新样,端乃开于方”,说的就是这段往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方观承将莲池景物分组,绘图十二幅。虽然十二景排名不分先后,但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将“春午坡”视为第一景,或许由于步入古莲花池,首先映入眼帘即为它的缘故。
春午坡景名由来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三月,乾隆第三次西巡五台山归来,驻跸保定。方观承将托裱好的十二幅莲池景图悉数呈皇帝御览。在其亲自撰写的十二景图说明文字中,可以寻到有关“春午坡”的记载。
        “春午坡,入门秀障也。锦亭斜透,修廊翼然,叠石逶迂,坡陀掩映。高下杂植牡丹数百本,每春日花开,暖香延袖,真如坡诗所谓‘午景发秾艳,一笑当及时’也。循廊左,別出小院,植立丰碑二,有亭覆之,曰‘明职亭’。中刻明吕新吾先生训守令语,休宁太宰汪文端公谨堂书之。坡前,循廊右出,为濯锦亭,抵池北岸。”
        从文中可知,春午坡下种着数百株牡丹,春暖花开时带有温暖气息的香味。北宋文学家、东坡居士苏东坡在《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二中写道:“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午景发秾艳,一笑当及时。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午景发秾艳”五字总结了观赏牲丹花的最佳时刻,春午坡景名即取意于此。
先山后水画中游
       据了解,曾经的古莲花池主门左右有旁门,进入主门是一座四面由院墙封闭,供停放车、轿的小庭院,进入二门就是春午坡,当园林之大门而立,所以方观承形容其为“入门秀障”。
       其实,关于春午坡的造林艺术,我们还能从中读出更多的深意,结合相关史料记载,勾勒出一幅完美的春景图。
       春午坡景是以对山为中心,四面由院墙、游廊相隔组成南北长约百余米、东西宽约数十米的方形空间。对山和东、北、西三面院墙之间,有狭窄的曲径可绕山而行,呈东南走向,所以说“叠石逶迂”。东南近处还有一座小假山,时隐时现。秀美的亭子在偏斜的方向上,通透无遮挡。此亭为明职亭,亭内有明代抚臣吕坤训守令碑。
       向西穿过庭院可与万卷楼相通。西南则是濯锦亭居中的环廊。长廊开张之状,像鸟展翅欲飞的样子。循游廊入内园,顿时豁然开朗。绿荷碧水,亭台楼阁,花木掩映,先山后水,犹如置身山水画内之感。
借花木抒发情愫
       春午坡借花木抒发情愫,在景观上自然颇有一番讲究。春午坡原有假山两座,中间有一土坡相连,坡上遍植芍药、牡丹。清代名士对此景作诗抒情者众多,直隶总督方观承有诗云:“林风散朝步,岩径意所适。岩畔罗春花,晴光艳如织。佳赏贵及时,何为香偶即。”莲池书院院长张叙也曾写到:“石径坡陀路几重,到门何处觅云踪。花光波眼春当午,引入蓬莱第一峰。”
       清同治年间,春午坡景观未有显著变化。清光绪年间,春午坡仍在,在郭云丰的《莲池台榭记》中可以读到:“池门北向,内为重门。屏于重门者,为春午坡,昔日牡丹耀日,红药翻阶,固有是名。”

       ①春午坡北侧。②清同治《重绘莲池行宫十二景图》春午坡。吴蔚供图③现在的春午坡,有一条小径可以登上坡顶,令人遥想当年的曲径。
       2009年修缮竣工后,由正门而入迎面便为假山叠嶂,山上缀以五叶地锦,春色满坡,与园外喧嚣闹市瞬间隔绝,古莲花池内琼楼仙阁掩映其后,带有几份神秘的蓬莱之感。五叶地锦将游人引人绿色恬静之所,造景手法与南方古典园林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由封闭静止的小空间,骤然转入开阔动态的大空间,充分体现了我国“先抑后扬”的造园艺术手法。
       春午坡南面现植有牡丹数丛,虽不及园林鼎盛期的壮观景象,但散植几株也意到有趣。春末牡丹花开,花红叶绿,山石相配,石缝中间迎春点缀,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色。两旁两棵高大魁梧的侧柏,左侧一棵用铁架支撑,树干上可见“河北城镇古树名木标志牌”,详细写有“侧柏,树龄120年,保护等级三级”。
       而今,春午坡山石仍在,坡上有当年乾隆御书碑刻。濯锦亭依旧屹立,亭旁那一道横贯东西的游廊,已改为“莲漪夏艳”牌坊,明职亭院则改为直隶图书馆。
乾隆御书留碑刻
      古莲花池的鼎盛时期,恰逢乾隆时期。据详细统计考证,乾隆一生中曾经七次驾临古莲花池,五次视察莲池书院。园中旧藏有许多乾隆御书碑刻,原件大部分是赐给直隶省下层官员的作品,由直隶省官员摹刻为碑。
在“莲池十二景”中,保存有乾隆御书碑刻的只有两处,一处是篇留洞,另一处便是春午坡。三通诗碑均立于春午坡南侧,如今已无法看清上面的文字。
“葄史枕经”碑
      横65厘米,纵65厘米。七言绝句,行书。“葄史枕经正务宜,馀闲亦弗碍拈诗。司空甘四品言尽,视此春晴日午时。”这首诗写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乾隆第六次驾临古莲花池,那时他已经75岁。
“葄史枕经”意思是把经书史籍作为垫子、枕头用,形容沉迷于经史。司空是指唐代诗人司空图,著有《二十四诗品》,将我国古代诗格归纳为雄浑、冲淡等二十四类。乾隆用这首诗表达自己平时沉迷于经史,正事处理适当,剩余的闲暇也不妨碍提笔作诗。司空图用二十四品把诗的风格说全了,春午坡春晴日午时分烂漫多彩的景象可以相比拟。
“直省督勤”碑
      横67厘米,纵46厘米。七言绝句,行书。“直省督勤书院规,保阳独此号莲池。风开首善为倡率,文运方当日午时。”写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五次驾临古莲花池。
       直省即为直隶省。清代直隶省除包括今河北省和北京市、天津市外,还领有与今辽宁、山东、河南、内蒙古相邻的一小部分地区。督勤意在表明总督勤于政事。书院规指的是莲池书院符合办学规范。保阳是保定的别称,因府治在府河北岸,有水北为阳之意。首善意为最好的地方,本指首都,亦泛称畿辅之地。可以读到,乾隆在盛赞直隶省文章经籍之学的气运,正如春午坡的牡丹花处于浓艳盛开的日午时段。
“偶来停驻”碑
      横66厘米,纵46厘米。七言绝句,行书。“偶来停驻过墙鞭,即景因思表圣篇。甘四品中无五字,研精日午恰春前。”这是81岁的乾隆最后一次为“莲池十二景”作诗,写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第七次驾临古莲花池之际。
       鞭即督策,行宫界墙以西为莲池书院,故谓乾隆偶来驻跸后即过墙至莲池书院督策诸生。圣篇仍旧是司空图所著的《二十四诗品》。五字指的是苏轼《雨中看牡丹三首》诗中“午景发秾艳”之句,也就是春午坡的由来。

热门排行
课程公告
茶企业名录
  • 花上露茶社

    花上露茶社

    花上露茶社是与保定茶道网同时创建于2009年至今,是一家创店十多年多种经营的文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