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很久不读纸质书了。前几年还像完任务似的埋头苦读名家名著,也曾做过不少读书笔记,后来就渐渐倾向于网上阅读了。网上也有“好书”,而且网上获取信息更快更便捷,但终不如捧着书本、闻着墨香那么安静、踏实又自在。
床头有一本保定籍作家、国家级茶艺师李翠婷的文集《茶里茶外》,没事了随手拿起来翻阅。书中有不少短小精悍的小散文,最短的仅三百来字。喜欢读这类文章,因为她不会占用你太长时间,很是轻松随意。
其中有一篇《深夜洗脑》,读着读着就觉得那字字句句仿佛是针对自己而言的,字字句句都切中要害。比如:“ 我多次在日记中警告自己,不要放弃已经有了起点的事业,但又多次随波逐流于人世。看来,人是经不起诱惑的。然而,世上的诱惑又很多,因此,凡事遂人愿的很少。”作者文笔凝练,依实而论,没有有意拔高自己,也没有刻意拔高生活。正是这种自然真实之态,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所以,人要想干成点事很难。难的是既战胜别人,还得战胜自己;既战胜外在环境,还得战胜内在因素。”寥寥数笔,一语中的,文章也就此结束。但是作为一名读者,她的思悟却刚刚开始。
是啊,如果干成点事很简单,那天下不就遍地精英了?可以想见,那些事有所成者,必是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战胜了常人所不能战胜的。
社会是一座大熔炉,生活是一次又一次的烤炼,身处其中的你该有怎样的坚持和毅力呢?
此刻,又想起在一本书里还曾读过的一篇文章——《优秀和平庸的差距,往往就在这一件事》。文中说,大部分人的碌碌无为,并不是因为做得太少,而恰恰是因为做得太多;在这个混乱而充满诱惑的时代里,我们并不需要做太多,而是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你就能找到撬动整个地球的支点。
虽然自己早已没了“撬动整个地球”的雄心壮志,但是感觉文中所阐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还是很形象的,也蛮有道理。
你是否找到了那个可以带动整个人生的多米诺骨牌起点,找到了那件目前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呢?我想,那件事最好是既感兴趣又有意义的。如果找到了,就只管专心地、从容地去做好那一件吧,根本不必面面俱到。
在这里,不得不感谢这些好书给我带来的平静和启发。